close
因應2月21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的「世界母語日」,教育部今天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行母語日成果展示活動,除瞭呈現中央與地方匯集的本土語言教育成果,也請楊維哲演講「閩南語課的經驗傳承與省思」。
楊維哲表示,他有一個學生(博士)的弟弟,連小學都沒畢業,在當水泥工,他很好奇,兩人出自同一個傢庭,為何差距如此大?後來那個弟弟說,讀小學時講臺語被老師罰錢,他偷爸媽的錢去付,惹瞭禍以後,就開始逃學,因此連小學都沒畢業。
楊維哲也回憶,多年前他在臺大以臺灣話開微積分課程,不但立委罵他,連教務長都說「不宜」,他到現在還很生氣,覺得當時教務長「很可惡」。臺大每學期有40班微積分課程,隻是其中1班用臺灣話來上,學生有很多選擇,學校竟然還不支持,真奇怪。
「學生不太會臺灣話,問我可不可以來修微積分?」楊維哲說,他用臺灣話開的微積分課程,上課時隻要有人舉手說「聽不懂」,他會不厭其煩的重新說明,學生學到的不隻是微積分知識,也學到臺灣話。
潘文忠回應,在早期,母語的保存台中公司注?受到幹擾及壓抑,現在全世界6000多種語母語中,約2000種瀕臨消失,臺灣許多母語名列其中。因此,教育部會投入更大的力量及資源,來營造講母語的環境,讓母語及其文化可以傳承下去。
「現在大學都可用英語開課瞭,當然也可以用本土語言。」潘文忠說,即使是大學必修課,隻要讓學生有選擇,譬如有好多班,其中一班用閩南語等本土語言開課,教育部不但不反對,還相當支持。
在宜蘭南澳國小等10所學校教泰雅族語的老師李香蘭說,現在約40歲的泰雅族傢長,通常也不太會說泰雅族語,因此他在學校告訴小朋友:「好好學泰雅族語,回去教你們的爸爸媽媽。」
(中時)
關鍵字:微積分、學生、臺灣話、母語、楊維哲
中時電子報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佈的文字、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。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,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瞭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:
請勿重覆刊登一樣的文章,或大意內容相同、類似的文章
請不要刊登與主題無相關之內容
發言涉及攻擊、侮辱、影射或其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、社會正義、國傢安全、政府法令之內容,本網站將會直接移除
請勿以發文、回文等方式,進行商業廣告、騷擾網友等行為,或是為特定網站、blog宣傳,一經發現,將會限制您的發言權限或者封鎖帳號
為避免留言系統變成發洩區和口水版,請勿轉貼新聞性文章、報導或相關連結
請勿提供軟體註冊碼等違反智慧財產權之資訊
如何辦理營業登記 禁止發表涉及他人隱私、含有個人對公眾人物之私評,且未經證實、未註明消息來源的網路八卦、不實謠言等
請確認發表或回覆的內容(圖片)未侵害到他人的著作權、商標、專利等權利;若因發表或回覆內容而產生的版權法律責任將由使用者自行承擔,不代表中時電子報的立場,請遵守相關法律規範
違反上述規定者,中時電子報有權刪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鎖帳號!請使用者在發言前,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,謝謝配合。
全站熱搜